4月29日,作为自治区唯一受到表扬的整体,阿拉善额济纳供电公司黑鹰山供电所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整体”。据相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整体”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系列奖项之一,是共青团中央、天下青联授予青年整体的最高声誉,也是集团公司首次获此殊荣。
穿上蓝工装,他们是不忘初心、点“亮”祖国北疆的“忠诚士兵”;换上红马甲,他们是志同道合、与军民手足相亲的“团结卫士”;脱下事情服,他们是孤寡老人、贫困群众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他们在“生命禁区”架起座座铁塔、条条银线,把“忠诚、团结、贡献、坚贞”的精神融入黑鹰山大地,为远山孤寂的小镇注入了温暖,他们就是阿拉善额济纳供电公司黑鹰山供电所的电力青年们。
电送北疆 点亮天涯
黑鹰山供电所位于自治区最西端的额济纳旗黑鹰山镇,是国际公认不适合人类栖身的“生命禁区”。在这片荒芜而贫瘠的土地上,供电所的电力青年们不畏艰难,多年如一日地包管着3.3万平方公里内1001.84千米输配电线路运维,服务着周边军、企、民、警约105户900余人的清静用电事情,被外地群众誉为“生命禁区的灼烁线”“国防事业的包管线”“边疆牧民的幸福线”。
建设于2008年3月的黑鹰山供电所,现有职工7人,平均年岁31岁。昔时,随着黑鹰山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黑鹰山地区竣事了依赖柴油机发电的历史,也拉开了供电所服务地方经济生长的序幕。
算井子、马鬃山地区地处中蒙领土,自然情形十分卑劣,自建设以来只能靠煤油灯、蜡烛、景物互补发电照明,严重制约了外地经济社会生长。为解决这一难题,黑鹰山供电所的青年职工经由半年摸排,将该地区通电项目纳入农网升级刷新工程妄想。
2016年11月30日11时30分,随着“最先合闸送电”的指令宣布,算井子领土派出所竣事了45年无网电的历史,正式迈入了“网电时代”。2017年5月10日12时30分,额济纳旗最后一个无电苏木——马鬃山苏木通电乐成,全苏木50户119名农牧民彻底离别了无电历史。
军企并肩 共铸丰碑
漫长的领土线、特殊的地理位置、人烟罕至的驻防情形,给边防事情增添了难度,也给连队电力包管事情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3年7月,黑鹰山连降暴雨,山洪冲垮路面形成了宽10余米、最深达1米的7条河沟,车辆基础无法通行,从山上湍急而下的洪水造成边防连队的4级杆塔倒杆断线,线路跳闸。连队失电,水泵无法运转,边防战士饮水成了头等急事。其时,供电所的抢修车就被洪水阻挡在离连队不到10公里的河沟处,所里5名青年职工推着车趟过一条又一条河沟,脚掌都被河底的石子、梭梭扎破……他们硬是咬紧牙关,把装满抢修物资的车辆推到河沟扑面。经由两天的抢修,边防连队恢复了供电,而供电所青年们都患上了重伤风。
2023年3月,黑鹰山供电所接到某步队雷达连求助电话,因近期设置了新装备,对装备的操作使用及线路毗连方面有许多疑惑,为阻止细密仪器损坏,急需供电所资助。供电所的青年们连忙前往连队开展手艺指导,确保装备运行状态稳固后才返回,为连队解决了后顾之忧。
志同道合 扶危济困
72岁老人苏依勒图雅的子女们长年不在身边,巡线职员只要经由老人家,就会带着蔬菜、米面去探望她;吉日嘎拉是一名退伍武士,和老伴儿常住在距供电所20公里远、阵势较低的山沟里,两个孩子不在身边,巡线职员经常去陪老两口唠唠嗑。在一次谈天中无意得知老人的心愿是拍一张全家福,于是巡线职员借换班之机,特意安排老人的儿子一家前往黑鹰山,用镜头为一家人纪录下了一段温馨的画面和几张珍贵的照片。
那里有用电需求,那里就有他们坚韧不拔的身影;那里有急难杂症,那里就有他们奋掉臂身的身影。“中国最美供电所”“天下用户知足服务明星班组”“天下工人先锋号”“全区文明服务窗口单位”“自治区工人先锋号”“北疆楷模”……17年来,一代代黑鹰山电力人用坚守和贡献,为大漠沙漠带来了灼烁和温暖,同时也收获了沉甸甸的声誉。
点亮“心灯”、架起“心桥”,他们的足迹镌刻在高山原野、荒原沙漠、生命禁区。“接续斗争,用优质的电力服务,包管万里沙漠上竖起的一座座‘生命铁塔’,点亮温暖的人世灯火,在不懈斗争中谱写立功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让五四精神放射出越发醒目的时代光线。”这是黑鹰山电力人的心声,也是宽大电力青年配合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