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中旗100兆瓦槽式光热电站。内蒙古日报记者 马骏驰 摄
是科幻小说里的太空城照进现实?照旧穿越到了科技感十足的未来天下?
旭日之下,一面面“超等镜子”整齐排列,“贪心”地吸收着太阳的能量。原本萧瑟的荒原化土地被一望无际的“蓝海”笼罩,“蓝海”之下不少地表植物抽出新芽,显露生气。
4月23日,记者在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的100兆瓦槽式光热电站现场,明确了硬核科技带来的极致震撼,感受到了气焰磅礴的工业之美。
乌拉特中旗100兆瓦槽式光热电站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建设、调试和运维,是国家首批太阳能热发电树模项目中单体规模最大、储能时间最长的槽式光热电站。从去年4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该电站完整年纯光热发电约3.3亿千瓦时,凌驾设计值,年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领跑天下。
由反射镜作为主体的集热器犹如向日葵般追逐着太阳,352个集热回路组成了太阳岛集热场。网络的热量一起通过传热系统推送到蒸汽爆发系统,推动蒸汽轮发电机发电;另一起则推送至储热系统,在夜间或天气欠好时输出热量至发电岛举行发电。太阳能被源源一直地转化为清洁电能,通过输电网络进入千家万户。
同样是向太阳要能量,与常见的使用半导体质料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光伏发电差别,光热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热电转换历程举行发电。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营业开发部副部长袁磊告诉记者:“太阳能光热发电是一项具备成为基础负荷和调峰负荷电源能力的新兴能源应用手艺,与以往古板的光伏发电相比,它具有可大规模储热、一连稳固输出等优势。”光热发电后端发电系统与火力发电的原理基内情同,光热发电机组设置储热系统后,可实现24小时一连稳固发电,破解了以往太阳能转化历程中所面临的“看天用饭”的难题,并且可为电力系统提供转动惯量,助力区域电力系统清静稳固。
我国光热发电手艺起步较晚,乌拉特中旗导热油槽式10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作为国家首批太阳能热发电树模项目之一,还肩负着确定手艺蹊径可行性和研发掌握焦点手艺的要害使命。
袁磊说:“光热发电系统是一套重大的系统,槽式集热器则是大型的光学仪器,对证量和精度要求极高。项目设计、建设历程中,我们将国际领先国家的光热发电手艺履历与中国船舶集团军工质量控制系统和装备立异研制系统相团结,包管了集热器及全系统的手艺指标凌驾设计值,抵达国际先进水平,也作育了大批光热发电手艺人才步队。”现在,该项目中蒸汽爆发系统、真空集热管、集热器、反射镜、跟踪驱动系统、旋转讨论保温外壳等要害部件均为“中国制造”,发动了一批工业链上下游合作企业,极大助力了太阳能热发电国产化,也为我国光热工业迈向国际新能源市场提供了手艺储备。
乌拉特中旗100兆瓦槽式光热电站给外地带来的情形效益也十分可观。据统计,电站能实现年节约标煤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镌汰硫氧化物排放9000吨,镌汰氮氧化物排放4500吨,相当于造林9100亩。110余万平方米的集热器笼罩了荒原化土地,有用降低了蒸发量。用以洗濯镜场的都会循环中水下渗,为植被恢复和生长提供包管的同时,也最洪流平节约了水资源。“集热场建成之后,场区内的小动物变多了,我们经常能看到兔子、狐狸、刺猬在镜下觅食。我们还开发了仿野生黄芪、肉苁蓉、沙葱等中药材试种区和蔬菜莳植区,希望能推动生长光热清洁绿色循环经济。”袁磊说。
远离人烟的荒原沙漠之上,光与热的新能源“交响”通过输电网络送往天下各地,点亮万家灯火,也转达着绿色生长的理念。
乌拉特中旗拥有优质的景物资源,建设大型风电基地、光热项目的基础条件得天独厚。现在,这里已建成风电场19家、自力运行光伏电场4家、光热电站1家,新能源并网容量380万千瓦,每年向蒙西电网运送凌驾90亿度的电量。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乌拉特中旗正在创开国家主要新能源新质料树模基地,建设国家级新能源立异应用树模区和承接绿色载能工业集聚的主阵地。
“新”力崛起,荒芜不在,绿色低碳生长的赛道上,汹涌着无限新动能。